內容簡介
新聞是背負社會期待的工作,應該具有專業性格,依照專業邏輯行事。只是在現實社會中,新聞工作始終踏著塵泥前進。實際觀察,沾滿塵泥的步伐敘述實務場域有著屬於自己的實用邏輯,而且跟隨社會改變,新聞工作者像是踩踏在不同泥土地上,依照不同土地特性,演化出適合的行走方式,用對應於各自時代特徵的實用邏輯完成新聞工作。
實用邏輯或許顯得不夠堅定,不夠理想,卻不應該被忽略,它寫實描述了新聞場域的運作與各種問題。透過實用邏輯的引導,本書嘗試提出「農耕」與「做電視」兩種模型,分別描述過去以報紙為主,以及當下以有線電視為主的新聞場域,分兩階段細看近三十年來台灣新聞工作的演變、今昔差異,試圖重新解釋當下新聞工作為何演變如此。並且,期待實用版本與專業版本新聞工作的比對,可以促成實務與學術場域對話的機會。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張文強
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。現任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。
研究領域在於新聞工作的組織構面研究、研究方法與方法論。
譯者介紹
目錄
第一章 三十年來的新聞工作
第二章 新聞學與新聞工作的困境
第三章 農耕模型
第四章 農耕耕地的消失:資深記者的主體困境
第五章 改變的發生
第六章 可拋棄式新聞
第七章 敘事與展演
第八章 結論:「後」現代中的思考、對話與自我反詰
留言列表